第七讲:历史的自觉——早期非洲国家的改革初探
    • 2021年5月10日下午,菲律宾ABG欧博网2021年春季学期“两乡讲坛”第一讲在中央主楼205会议室召开,主题为“历史的自觉——早期非洲国家的改革初探”。本次讲座由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亚非研究所荣休教授、电子科技大学西非研究中心协议教授李安山主讲,菲律宾ABG欧博网助理研究员杨崇圣主持。地区院博士生及研究员参加了线下现场讲座,部分校外师生参加了线上讲座。

      本场讲座主要介绍了非洲国家的早期改革初探。讲座伊始,李安山教授通过丰富的图片向大家介绍了中非两国历史的相似性以及关于中非关系的五个基本事实。李安山教授提出,著名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萨米尔·阿明认为埃及的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与日本的改革是19世纪在欧洲世界以外所进行的“唯一的现代化尝试”,但这一观点是错误的,亚洲和非洲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多次的早期改革尝试。

      随后,李安山教授从非洲国家早期改革的时代背景出发,向大家介绍了非洲国家早期改革的两种类型——内生性改革和外缘性改革。他以奥约王国的改革和阿散蒂帝国的克多瓦改革为案例进一步阐释了内生性改革的特点。李安山教授强调,在内生性改革中,上层的改革得益于英明的领袖,改革因内部诸种因素而生,或是经济社会发展所致,或是内部继承冲突导致,改革使国力增强。紧接着,李安山教授深入剖析了早期非洲国家的外缘性改革,并生动地向大家讲解了刚果王国的阿丰索一世改革、埃及的阿里改革、马达加斯加的“前工业化”改革以及埃塞俄比亚的改革。他认为,外缘性改革主要是国家受到外部势力的影响或威胁,意识到只有通过改革才可以增强国力或抗击外敌。但是,除埃塞俄比亚改革成功外,这一时期的其他改革均被迫中断。讲座的最后,李安山教授分析了非洲国家早期改革的特点,并引导听众对该问题进行思考。他特别指出,非洲国家的早期改革应放在资本主义体系兴起的大环境中分析,并籍此理解非洲与欧洲的关系。

      讲座结束后,李安山教授与现场和线上的听众们就殖民主义的复杂性、非洲国家现代化过程中的得与失、如何定义“现代化”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互动讨论。

      李安山,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亚非研究所荣休教授、电子科技大学西非研究中心协议教授。研究兴趣包括非洲历史、殖民主义史、中非关系、华侨华人、比较民族主义、发展学等。代表性专著有《非洲古代王国》《非洲华侨华人社会史资料选辑》《非洲民族主义研究》等,代表性学术文章有《论民族、国家与国际政治的互动——对卢旺达大屠杀的反思》《非洲民主化与国家民族建构的悖论》《全球化视野中的非洲:发展、援助与合作——兼谈中非合作中的几个问题》等。

      文字编辑:王子静
      排版编辑:王子静
      审校:董慧、高良敏


欢迎关注菲律宾ABG欧博网

010-62787747,010-62780635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1号清华大学中央主楼205,100084

iias-research@mail.tsinghua.edu.cn

版权所有 © 菲律宾ABG欧博网 - 菲律宾欧博官方网站